“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在关东那疙瘩,过年可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儿,特别是在孩子们的眼中,整整三百六十五天才过一次年,这可是苦等苦熬了一年才来一次的大事。所以,一进入腊月,少年时期的履虎尾们就开始扳着手指头盼年了。
不光是孩子,大人们辛苦了一年,也盼着过年的那几天,休息一下。多少代人都是这样一年一年的苦熬苦盼,于是,在俺们关东辽河流域,便有了关于过年的这样一首民谣:
二十三,灶王爷上天;
二十四,写大字;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宰年肉;
二十七,杀年鸡;
二十八,白面发;
二十九,红封斗;
三十儿,走油;
初一,磕头。
呵呵,俺就慢慢地唠一唠吧……
腊月二十三是辞灶日,这一天啊,又被称为“过小年”。
什么是“过小年”呢?有人说,就是“小孩子过年”的意思。这话说得也不错,不过呢,意思不够完整。还有一个意思,就是“小打小闹地预演过年”的意思。在汉语中,有一些字是无法说得一清二楚的,譬如“暖”与“寒”,“大”与“小”等等。这个过小年的“小”字,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无法说得清楚。跟“过小年”里的“小”字用法差不多的,还有“小吃”,“小憩”,“小打小闹”等等。与此相适应的,就是旧时舞台上的一些戏剧,如“小拜年”,“小上坟”等等的。
辞灶日的主角是灶王爷爷和灶王奶奶,关于灶王爷和灶王奶奶的故事,以及印刷、贩卖、购买、焚烧、张贴灶王爷的讲究,这些,俺们都不关心。自己家灶王爷怎么烧掉的,又怎么买回来(要说“请”)的,俺们也不关心。俺们小孩子关心的是啥呢?这第一关心的是灶王爷两口子是怎么上天去的。套一句当代语言,是用什么交通工具送灶王爷老两口子上天见玉皇大帝去的。
隔壁老李家姨姥姥说,灶王爷灶王奶奶老两口子是骑着“高头大马”上天的。每年腊月二十三的晚上,姨姥姥都用秫秸扎成个“马头”的样子,这就是灶王爷所骑的坐骑。在锅台上摆上一碟灶糖,这是给灶王爷预备的供品。预备齐了,姨姥姥跪在灶坑前,冲着灶王爷和灶王奶奶的像,磕仨头。磕完头姨姥姥不忙站起来,继续在地上跪着,嘴里念叨道:
“灶王爷,本姓张,
骑着马,挎着枪,
上“上方”,见玉皇,
好话多讲,坏话少讲,
‘过年’(就是明年)高梁、谷子、麦子、苞米、大豆、小豆、绿豆、芝麻、酥子……
多带点回来啊——”
姨姥姥念叨完了,从地上爬起来,拿起锅台上摆着的一根灶糖,在灶王爷和灶王奶奶的嘴上抹一抹,随手递给站旁边儿卖呆儿的一个孩子。然后,姨姥姥小心翼翼地把灶王爷从墙上揭下来,放在秫秸“马头”上,划一根“取灯儿”,在灶坑里连秫秸带灶王爷像一起烧了,灶王爷灶王奶奶老两口子就骑着高头大马,顺着烟囱上天了。
俺家对门邻居三肥子的奶奶呢,却是另一种说法。姚奶奶说呀,哪是骑马呀?不对!灶王爷老两口子是骑着一只大公鸡上天的。对此说法,俺当年是很怀疑的,灶王爷上天不单单是自己去的,还要带上灶王奶奶,一只大公鸡两个人可怎么骑呀?三肥子的奶奶曰:
“好骑呀!就像咱们人骑自行车似的,老爷们儿在前边使劲儿蹬,后座上呢带着老娘们儿,老两口子不就一块儿去了吗!”
三肥子家里灶王爷灶王奶奶究竟怎么上天的不打紧,不过呢,当天晚上三肥子有一条鸡腿啃,却是千真万确的。
俺们家的灶王爷上天则没有大公鸡骑喽,俺外婆则曰:“沟巴胡咧,灶王爷上天怎么会是骑大公鸡?那‘灶王爷马子’是管干哈的?灶王爷灶王奶奶不骑马,咋会有灶王爷马子呢?”
坛子上的网友会问了:“灶王爷马子?啥是灶王爷马子呀?”
呵呵——灶王爷马子,可不是灶王爷的相好,灶王爷奉行一夫一妻制,他要是敢去“拍婆子”,灶王奶奶非把他的脸抓烂不可。在俺们关东呢,各种各样的蟋蟀非常非常之多,最重要的有三种。蟋蟀里边有一种个头非常大,像个蚂蚱似的,叫起来“咕噜,咕噜”的,这种呢,名叫“油葫芦子”。个头比较小,生在墙缝里,夏天孩子们捉来咬架争胜负的那种呢,叫“蛐蛐儿”。还有一种,个头跟“蛐蛐儿”差不多,生在老百姓家灶台上,这种蟋蟀就叫做“灶王爷马子”。你可别小瞧了灶王爷马子,就连《诗经》里边,还提到了它们呢。
俺们关东人说话不会翘舌音,“赵钱孙李”的“赵”,俺们一读就成了“灶”。所以呢,就像姓曹的小孩外号一定是“槽子糕”一样,姓赵的男孩子呢,外号便无一例外的通通是“灶王爷马子”。
二十三这天,俺更关心的另一件事儿呢,就是借灶王爷的光,能有一根又甜又脆,咬起来直粘牙的灶糖吃。
灶糖同今天孩子们所吃的糖可就不同喽。今天我们常见常吃的糖有两种,一种是最常见的甘蔗糖,这种糖谁都知道,还有一种是用甜萝卜做的萝卜糖,南方人大概就不清楚喽。俺们北方人都知道,有一种叫做糖萝卜的植物,样子跟萝卜差不多,面面的很甜,富含糖份。俺在关东时,就种过一些。把糖萝卜切碎了,和到玉米面了,贴出来的大饼子又甜又香,好吃极了。当然,用糖萝卜制造的糖也不是灶糖。
灶糖同现代意义的糖是两回事,灶糖是饴糖,又叫麦芽糖,其主要化学成分是葡萄糖。这灶糖一说起来话就长了,早头啊,咱们中国没有糖,直到唐朝,才从印度传进制作甘蔗糖的方法(也有人说是东汉时传入的)。老祖宗馋了,想吃甜食,除了蜂蜜之外,就是饴糖了。《诗经•大雅•绵》云:“周原瞴瞴,堇荼如饴。”可见在先周太王时期,饴糖就已经非常普遍了。
灶糖是怎么做的呢?制作灶糖的时候,老一辈人偷着摸着的,不让外人看,把它搞得神神秘秘的,生怕手艺被别人给学去了。其实,灶糖的生产原理很简单,上过高中的人都知道,其基本原理,不过就是把淀粉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罢了。
把几斤黄米谷子泡透了,注意保温保湿,遮光放好了,让它发芽;四五天后,谷子长出了半寸长的白芽;把发芽的谷子连水磨碎了,这些连汁带水的碎谷子,就是制作灶糖的“酶”。把二十几斤小黄米煮成饭,晾一会儿,等不太烫手后,放入制作得了的那种酶,拌和均匀了放起来,经过一段类似“发酵”的时间,黄米饭里的淀粉便转化为饴糖,即灶糖了;把稀稀的糖取出,在热锅里煎熬成半干浆糊状,取出后,晾一会儿不烫手了,就把它搓成条状;把半干的灶糖放到屋外冻一夜,因为天气严寒,灶糖就凝固了,咬起来嘎巴脆。
还有一种做法,把熬好的糖糊摊放在案板上,撒上花生仁或者芝麻仁儿,像擀面条似的擀成片片,再用刀切成一条一条的,叫花生糖或者芝麻糖。
灶王爷上天是定期准时向玉皇大帝打小报告去了,所以,要用灶糖先封上他老人家的嘴巴,让他汇报的时候悠着点儿,别直来直去一股脑地把话全说尽喽。而且,话还要尽量说得“甜蜜”一点儿,委婉一点儿,别惹得玉皇大帝生了气。说起来这灶王爷老两口子也怪可怜的,官儿再小,也是钦点钦差吧。可是,一年到头蹲在灶坑跟前,辛辛苦苦地坚守岗位,临下岗了,才得到这么一小块灶糖吃……俺们孩子们呢,借灶王爷灶王奶奶的光,也能分到一块又香又甜,一咬“嘎巴”脆的灶糖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