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行者® - 大清太平® (0 字, 点击7次) 2007-6-20 14:16:17
- 行者® (0 字, 点击3次) 2007-6-20 22:51:16
- 怎么还要笔名?® (420 字, 点击0次) 2007-6-21 8:56:24
怎么还要笔名?® 有一次出去玩,到了该吃饭的时候,就开始找饭店。没找到中餐馆,就只好将就吃鬼餐。恰好看到一家希腊餐馆,想着这种鬼餐不常见,就吃一回吧。进去后,服务生先上水和面包,又拿来菜单。哪知,那菜单没有英文(更没有中文),只有希腊文。想撤退,已经来不及了,因为人家把面包都给端来了。就硬着头皮用英文问,可那些服务生好象全是非法移民,英文都说不清。好不容易问明白,有一个菜是烤羊肉。那好吧,就吃这个啦! 等菜上来,一吃,那个酸呀!!!原来希腊人这么能吃醋!那天,把我的牙都给吃倒了。不光如此酸,而且还有点臭。只好算了,结账,走人。过了没几分钟,又饿了,只好找一家麦当劳,来个大麦克塞肚子。从此,告诫自己:绝对不要再去吃希腊餐! 大清太平® 先简单点的
有一年(10年前?)到新德里10天,那时候的新德里,比现在差不少吧。主人 热情地准备了民族特色的文化餐。天天吃就受不了,饭量一天比一天少。主要 是不太喜欢浓重的咖喱味道,可以说是无咖喱不成菜。最后简直是要反胃了。 临走前高官接待的晚宴,也是一片咖喱弥漫在宴会厅,像是讨厌抽烟的人, 和到烟鬼在同一个包厢里。倒是辣度还不错,虽然赶不上墨西哥餐...
正式场合,有其他东西方客人,还是都用刀叉的,我倒到过印度朋友家,他们 用手,俺用刀叉,倒也和平共处。 怎么还要笔名?® 我上幼儿园的时候,从中班开始,老师就不让用小勺吃饭了。强制大家学用筷子---这种世界上最难的用餐方式。按老师的话说,那是:谁再跟我要调羹,谁就别吃饭了。在当时,“不许吃饭!”是老师能给出的最严厉惩罚。哪个孩子要是听到:今天不许你吃饭!其结果一定是大哭一场。记得有一次吓唬班上的女孩子,说:鬼来喽!那女孩被吓哭了不算,还到老师那里告状。弄得老师把我们一群男孩儿给揪出去,说:你们说鬼来了,现在你们就去找个鬼来给我看看,找不着就不许吃饭。还好,没有直接了当地说不许吃饭,故而大家没有马上就哭。这样,一群愣头青在教室外面找鬼,最后,这一神秘的行动,变成了看蚂蚁打仗。最后,实在找不到鬼,就派一个代表去告诉老师:我们没有找到鬼,但是我们想吃饭。那会儿,老师刚用筷子划拉一口饭到嘴里,听小孩子这么一说,马上笑喷了。于是,愣头青们得到特赦,蜂拥着去找筷子吃饭了。 扯远了,扯远了。不过,扯上面那些废话,是想说,我们用筷子这一用餐方式,真是从娃娃抓起的。从而,筷子影响了我们一生。用筷子时,手上的肌肉要用力均衡,否则就不能把肉倒腾至嘴里,弄不好,还会飞到别人碗里。象这样的事,是万万不该发生的。这样,我们中国人从小就在潜意识里建立了平衡的机制。等我们长大了,又慢慢地把这个筷子上的平衡,拓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坚韧的中国人,能在夹缝中求生存,不知是否得益于筷子中间那条可大可小的夹缝。 西人的孩子(即鬼佬的孩子),先学着用勺,再练刀叉。把食物平摊在盘子里,然后用刀叉一点点地割开,送进嘴里。西方的用餐方式是一种明当明的“肢解”行为,它造就了西人好斗、惯于使用武力的处世哲学。要不,小布叔叔也不至于拿着大把的银子往伊拉克扔。 印度人的手,没有用筷子的能力,但他们能用手抓饭,而且不会搞得满手粘糊糊的。我送孩子去幼儿园,那个班上有一个印度裔的小孩,无论吃什么东西,都直接用手,拒绝使用任何餐具。这种直接抓进嘴里的用餐方式,使得印度人在思维上,只要结果,不过多地考虑过程。一个印度程序员写的程序,能把你所能想像的一切乱糟糟语句全用进去,然后运行得极慢,不过最后好象结果是对的。若让一个中国程序员去修改印度人的程序,几乎等同于把他给杀了。一般结果是:中国程序员会把整个程序重写,其长度只有印度人程序的三分之一。 吃饭,至少在秀坛里,被看作是文化的一部分。那么用餐方式就成了文化传统的一部分了。印度人用手抓饭,在放进嘴里之前,会极有分寸地甩一下,把多余的甩掉,再往嘴里送。那个甩的动作,就象摇头一样,恰到好处。由此,印度人在表示同意时,嘴上会说“爷死”,并把头轻轻地摇一摇。看看,这吃饭的方式影响到了平时的表达方式。我对印度人用摇头表示同意,简直有点害怕。在公司里,与印度同事谈工作,他们总是不间断地摇头。一方面,我被他们摇晕了。另一方面,我老是要用一个Override语句,来把他们的摇头,强行赋值为:同意。时间长了,脑子就很累。 坏了,这是秀坛,怎么在这里说这些个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是大清惹的祸,谁让他带头说印度人吃抓饭了? 行者®
大学实习的时候,在一家工厂厂办混日子. 那家工厂规模不是很大,书记是个转业军人. 快过年了,书记领着一干人马到中层干部家里走访. 负责人事工作的科长是位女士(那时称同志),她的丈夫是位远洋轮的船长,那个年代远洋船长是个很风光的职业. 为了对领导表示尊重,船长拿出了从国外带回来的精美瓷器给大家倒咖啡,每一个咖啡杯碟里都放了一个调咖啡的小银匙,匙勺只有花生米那么大.说实话,我们当时都没有真正喝过咖啡,不知道这个小匙是做什么用的.大家都装做不急着喝的样子,其实是在看别人怎么喝.可船长不知道其中的隐情,一个劲地劝书记先喝.书记无奈,端起杯来,用小匙一匙一匙地舀着喝,我们一看,跟上吧~结果,我们就这样一匙一匙地喝完了各自杯里的咖啡.
steve®
书记们就是有意思,上中学的时候书记讲话,前进帽西装红领带白衬衣下摆 在外面白袜子布鞋,2千多学生啊
怎么还要笔名?® Steve吃韩餐,让我想起自己有一次去DC玩,找饭店时,弯七扭八地被那里的路搞晕了,一直到饿得眼冒金星,才发现一家韩国饭店。得,赶快下车,就吃他们家的了。 菜单很简单,只有八样东西。点了一个肉片之类的菜和一个豆腐煲,就开始喝麦芽茶。不一会儿,上菜了。来了个韩国女人,帮我们从石头锅往碗里盛饭。盛好第一碗,先端给我。我随手把那碗推给太太。这时,那韩国女人开始说韩国话。我啥都没听懂,只记得她说了好多“穷大斯密大”。最后,我问边上的其他人:有谁能说英语的?一个韩国男人说:你别介意。她是在说,你家女人不能吃这第一碗饭。第一碗,应该是给家里男人吃的。 那家韩国饭店的菜,味道还可以。但那个石头锅米饭,味道很好。而且,我还记住了,第一碗米饭是给男人吃的。 小石子儿®
去西苑饭店的顶楼26层旋转餐厅,是西式自助餐。嗬,花样真多,都不知道从哪儿下嘴了。仔细兜了一圈,发现都是西餐没有一个亲切的。 因为事先在网上查好了该餐厅的特色,就硬着头皮尝刺身三文鱼。在问明白了要占绿芥末后再挤上柠檬汁的吃法后,我勉强把两片吃了下去,还好:真鲜! 待续 ......(续集) 行者®
工作后,有一次单位派我们一行六人去上海考察市场.六个北方的大小伙子正是身强力壮的年龄,平常吃饭一个个都像狼似的. 到了上海以后,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因为在飞机上多少吃了一点,所以商量后决定先找宾馆住下,晚上再一起吃. 安顿好以后,逛了一会街,大家都感到有些饥肠辘辘,于是找地方吃饭,正好在路边有一家饭店,我们就进去了.因为饿了,所以决定先吃饭,后喝酒. 在北方,一个大小伙子一顿吃四两饭,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而且在北方那时一般都是用大海碗,一碗正好四两.我们也不知道上海人的吃法,(人家吃饭都是一两一两地吃,后来才知道还有半两的.)结果,我们告诉服务员,每人先来四两混沌.等混沌上来了,我们知道闹了笑话.人家是用小碗,一碗一两.结果整整上了24碗混沌.一个桌子根本放不开,只好占了两张桌子.全饭店的人像看土匪似的看着我们.我们就在上海人众目睽睽目瞪口呆张口结舌议论纷纷之下风卷残云般地消灭了那两桌子24碗混沌 Crabapple®俺补充一个! 俺家当家的与一个朋友一起开年会。住的地方供应简单的早餐。其中之一就是可以现做华夫饼-一杯杯配好的面糊放在大盘中。朋友可能顺手就端了一杯...... 晚上跟俺当家的说,早上不知吃的是什么-不象牛奶,也没滋味,喝了一半喝不下去了......
行者® 听说过浇水冰淇淋的,喝面糊的,听说过喝洗手水的吗? 第一次和一哥们儿去深圳出差(可惜那时侯不知道深圳还有一个叫点点的 ),对口单位是一香港人开的印刷厂.在老板办公室里,一边不断喝着老板续上的功夫茶一边说着业务,业务谈完后,已经过了中午了.老板说,下午我请喝茶.晚上请你们喝酒.当时就是一楞,心想:我们不正在喝茶吗?怎么还要请喝茶?香港人这么小气,我们怎么说也是客户,中午连顿饭都不请,怎么光喝茶 ?不好意思问,就"客随主便"吧. 又坐了一会儿,老板说,走,喝茶去.这把更狐疑了,喝杯茶还要换地方? 到了地方,才知道,原来是茶餐厅,港方老板中午不喝酒,是请我们吃饭. 餐厅是港式茶餐厅,供应粤菜.老板点完菜后,去了洗手间.很快,上来一道菜---"白灼基围虾",一盘煮得粉嫩透白的虾,另外每人面前放了一个用透明玻璃碗盛着的清水样的东西.那哥们好奇,咦?深圳这边用玻璃碗喝水吗?说着,试着喝了一口.告诉俺:好喝,是柠檬水.说完,几口给喝了个干净.刚喝完,老板回来了,招呼吃菜.只见老板用手剥开一只基围虾,蘸了一下碟中的调料后送到了嘴里,然后,在自己面前的那个玻璃碗中洗了洗手指,一边洗一边对我们说:"依们随便一点呲啦,则个极为虾很好呲的啦---"突然,他发现了什么,招呼服务员---小姐,怎么搞得,给则为先僧倒点洗嗽水啦-----. Your Cyber Friend®俺也来接一个------
steve®
和朋友一起吃新疆馆,囊很香,羊肉很鲜。桌上有油辣椒,我那个时候很喜欢吃辣。于是用勺子吃辣椒啃囊夹羊肉。当晚。。。 总觉得嗓子里有想吐的感觉,嗓子里有东西,去卫生间呕也呕不出来。我想白天吃的东西太多?一半在肚里一半在嗓子?不能啊,那不成了鸡吃韭菜了。 对着镜子一照,嗓子里有个亮亮的东西,很是奇怪。赶紧往医院跑。大夫看完了也不告诉我是什么,又叫另一个大夫来看,2个人对着笑。然后才告诉我原来我的悬雍垂发炎肿了,给我镜子一照,还真是像个灯泡一样。当然是咽也咽不下去,吐也吐不出来了。然后打针,还连打三天,还是很痛的那种。损失惨重。 angeleyes® 就说说第一次吃西餐的情形吧,至今记忆犹新.虽从书本上恶补过些礼仪常识,但正式操练时仍然很象林黛玉进大观园的样子,"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席间"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一紧张,桌上那些刀叉酒杯,都弄不清做什么用的了.只好看清别人怎么动手,自己才敢动.生怕被别人耻笑了去.那个受罪啊 香飘万家 "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我当时也是搞不清到底应该用哪只手拿刀, 哪只手拿叉. 谢天谢地, 席间刚好有一外国朋友, 我自以为聪明地想, 我只管跟着他就肯定错不了. 于是我左手拿刀, 右手拿叉.....吃了一会, 他奇怪地问我:" 你也是左撇子吗?" 汗如雨下..... 橄榄油® 老爸子年轻时走南闯北, 在外头FB多了, 琢磨出一套做菜的好手艺. 虽然 没正式拜过师, 本职业也与厨房工作风马牛不相及. 但逢年过节的, 同事 们都非拉他显露身手. (橄榄油的手艺有多半也是从老爸子那潜移默化来 的) 喜庆日子, 大家都各尽所能, 弄材料的弄材料, 打酒的打酒, 干厨活 的干厨活. 同事里, 有一姓谢的家伙人忒招人讨厌. 这家伙从来不干任何 事情. 但每次菜做出来, 他都非第一个尝上一口不可. 然后装模作样的评 论一番. 久而久之, 大伙在背后就少不了嘀咕. 有一位老叔人特好, 爱开 玩笑. 看这家伙的德性也不顺眼. 合着大伙要给这讨人厌的家伙点教训. 又到了节日, 大伙又忙着加菜. 那年头加菜, 材料都不是容易凑的. 这天, 大家费好大的劲弄来了花胶香菇. 老爸子来了个香菇鸡丝花胶虾米羹. 这 羹做出来, 远远的, 就能闻到那香味. 老叔事先跟老爸子打了招呼, 让老 爸子别吭声. 然后把老谢给叫过来, 让他给试试这羹的咸淡. 瞧那羹, 上 面厚厚的浮着一层鸡油, 刚离的炉火, 却不见半丝热气. 老谢不知深浅, 拿起汤勺, 滔了一大汤勺就往嘴里送. 才喝进嘴里的汤, 又马上被他喷了 出来. 双眼泪花直打转. 老叔在旁装着好心的一直问长问短. 大伙看着老 谢的狼狈样, 都忍不住跑到屋子外面大笑. 这一顿, 大伙轮流给老谢劝酒 挟菜, 谁都不知道这老谢吃出了那花胶的味道没有.
阳光,雏菊,甜奶油® 我想了半天
也没想出特别有趣的,但看到大家被烫的经历,倒是想起一个笑话: 老张,老油两个人吃饭,汤上来了,老张性急,拿着勺子就舀了一勺喝,结果汤太烫,当时眼泪就哗哗的了,老油看到老张流泪了,纳闷的说,怎么掉眼泪了?老张可够坏的,说,"难过啊!喝着汤,想起我叔来了,他烧得一手好汤,就和这味道差不多,可惜去年死了..." 老油一听,这汤这么好喝,也迫不及待的舀了一勺喝下去,可想而知被烫的当时也眼泪汪汪的,老张问,您这是怎么了? 老油哭着说,我也好难过啊,怎么你叔死的时候,你没一起死掉!" 每次吃饭被烫到,就想到这个笑话了 88tseb® 还是在SA的时候。 原来上班那公司有个小黑,模样还周正,不是很凶恶的样子,管库房和 杂务的。俺有一次拿了一点日本带去的小土产,有一盒饼干,分给那小 黑了。我在办公室这头说话,那小黑在库房那头,打开盒子就开吃了。 里面放着干燥剂,上面用中英日韩标着不可食用的字样。他打开后,也 没仔细看一下,就想当然以为干燥剂是盐粒,撒在饼干上,吃得津津有 味起来。我后来在想,干燥剂应该口感不太好吧,可能这小黑认为那就 应该是日本饼干的味道吧。 这头在聊天的印度佬,打开分给他的盒子,看到干燥剂,一副很在行的 样子,突然说起那小黑会不会把这个吃掉,说过去看看,果然已经吃下 去不少了。把那袋子上的“PLEASE DON’T EAT”的字样指给他看,他 露出一口白牙,笑得真是憨厚。 印度佬脑袋就是转的快,而黑人兄弟真是脑袋很硬,做事情都不问个为 什么,素直得搞笑。 传说中可爱的小黑
(精彩回帖对白,因为涉及到了"吃"字)所以------也算一个 事件导火索:小石子发了一个帖子 - 战斗就此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