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媒体文章说,邓小平制定的韬光养晦的策略似乎在习近平时期已经发生了变化
美国总统特朗普即将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会面,美中两国将重新审视各自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经济学人》杂志文章说,中美两国的期望背道而驰:美国正在减少全球的责任,而中国期望得到更多责任。文章用伊索寓言中龟兔赛跑的故事比喻美中两国的处境。特朗普政府政策改变像善跑的兔子,而中国则采取缓慢谨慎的步伐,像寓言故事中的乌龟。伊索寓言的结尾似乎暗示了美中竞争的结局。
中国外交原则一直遵循邓小平1992年的告诫,让中国"韬光养晦","不出头","有所作为"。这个策略在2010年稍有变动,当时有官员主张要中国采取更积极的姿态。在今年1月习近平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讲话时,韬光养晦的策略似乎已经进一步发生变化。习近平在讲话中说,中国应该"引导经济全球化"。
在北京的外交官圈内的传闻说,习近平讲话的初稿本来是要集中谈国内经济的,因为这是个在国外没有争议的话题。据说习近平否决了讲话初稿,让外国顾问参与其中,写下了主要谈中国对世界看法的讲稿。达沃斯讲话一天后,习近平在日内瓦讲话警告说,超级霸权将其意志强加给其他国家,警告美国不要陷入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即斯巴达这个已有强权面对崛起的强权雅典没有采取容纳态度,而给古代希腊带来了灾难。
习近平在达沃斯讲话后,李克强总理在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中大篇幅多次提到"全球","全球化"。中国媒体也频繁地提到习近平关于全球化的讲话,将习近平提到的全球化和新世界秩序称为"两个指引"。媒体讨论新精神指导的中国模式不同于旧发展模式的是,中国要向其他国家推广所谓的"中国方案"。按照习近平的话说,"中国方案"就是中国人民已经有了充分信心,认为他们能够向全人类提供中国方案。
对于"中国方案"解读,中国不同媒体各有侧重,众说纷纭。和中国模式不同,"中国方案"不仅仅是针对发展中国家,一个名为“中国政策“的咨询公司的大卫·凯利说,"中国方案"针对所有国家,包括西方国家。《经济学人》文章认为,这说明了中国领导人决心在世界发挥更大作用。文章还提到了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
但文章又说,讨论引导全球化和中国方案并非意味着中国背离了现有全球秩序,或全面挑战美国的领导地位。中国是个改良的强国,只是希望在现有体制内扩大影响力。所以中国不是个要颠覆世界秩序的革命性强权。不过对于习近平的雄心以及改变外交政策,中国国内庞大的官僚体制内部也有抵触。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