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总共850条微博

动态微博

查看: 44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高科技产品“操纵”人类身心 使大脑变笨

[复制链接]

134

主题

137

帖子

6156

积分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9 09:14: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现代高科技未尝不是如此。当人类正在享受智能装置与互联网所带来的便利之余,另一方面也在承受这些高科技所带来的副作用。愈来愈普及的智能配备若是使用得当,的确可以为生活与工作上带来许多便利及效率;相反的,假如不当或是过度运用,它们就会反过来轻而易举地“操纵”人类的身心。

电子时代,数码科技无所不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是笔记型电脑等,如影随行般的紧跟着多数人。但是,许多研究证明,高科技对人类所造成的副作用已经很明显,从资讯焦虑到数码中毒。专家强调,若是人们再不重视高科技所带给人类的威胁,那它们就会“玩弄”或“操纵”你的身心。


高科技泛滥成灾 严重影响人类大脑

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14年的调查发现,有81%的美国人以手机收发简讯,有67%的手机使用者会不时地查看手机是否有新讯息或是来电,有44%的使用者与手机共眠,因为他们不想错过任何一通电话、简讯或是社群网站上的最新消息。

在医师和教育家为孩童和青少年深受科技中毒之苦感到忧心之际,从中获利的美国硅谷企业也建议,成年人应暂离科技产品,走进家人的内心世界和大自然,拥抱真正的生活。

据《赫芬顿邮报》报导,科技进步正带给人类意想不到的后果,神经学家梅策尼希(Michael Merzenich)表示,人类大脑正被智能科技“大幅重整”。《网络让我们变笨?数位科技正在改变我们的大脑、思考与阅读行为》(The Shallows: What The Internet Is Doing To Our Brains)一书作者梅策尼希(Nicholas Carr Merzenich)也发出警告,科技使人变傻,当今科技大爆炸不仅改变了人类生活习惯和沟通方式,还可能对人类智力有“致命的”影响。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精神病学教授兼记忆与老化研究中心主任史莫(Gary Small)的研究发现,互联网确实会让大脑产生剧变。如果人们使用互联网5个小时,就足以唤醒大脑皮层前部的睡眠区。每天使用电脑、智能手机和搜寻引擎等等“会促使脑细胞变化和神经递质的释放,并且会在强化新的神经通道时逐渐削弱旧的通道。”


高科技对健康的威胁
1. 智能装置发出的蓝光干扰睡眠

研究显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笔记本电脑等科技产品所发出的蓝光,会阻止人体在晚上分泌褪黑激素,进而干扰睡眠。(Fotolia)


研究显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笔记本电脑等科技产品所发出的蓝光,会阻止人体在晚上分泌褪黑激素(melatonin)。褪黑激素是由大脑内松果体生成的一种荷尔蒙,与睡眠时间息息相关。人有睡意时会开始分泌褪黑激素,并在半夜达到高峰。

据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线上资源网BerkeleyWellness.com的研究,接触光线,尤其是蓝光,会抑制褪黑激素,进而扰乱睡眠规律。如果睡前使用这些电子产品,会大大降低褪黑激素的分泌、睡意减少、入睡困难,并影响深度睡眠品质。


2. 过分依赖电脑 造成记忆力衰退

一项调查显示,在网络中成长的千禧世代(Millennials,指1980年之后出生的人)比起他们父母辈那一代更容易健忘。(Fotolia)


当搜寻引擎可随时查询所需的资讯、电脑和手机可以储存信息,人类就会依赖这些装置。《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就将互联网比喻成人脑的“外接式硬盘”,因为人们将愈来愈多的资讯都“外包”给了它。

但是,过去的人没有电脑、没有网络,可是他们的脑子里却有海量的知识,是高科技扼杀了人们这项本能。这是因为储存在大脑中的信息,需要从短期记忆变为长期记忆这样一个过程,如果在转换过程中,受到网络的感官刺激或干扰(如在阅读时停下来查看邮件或收发短讯),则尚未变成长期记忆的短期记忆就会从脑中被抹去,使大脑无法进行深入或创造性的思考,大脑就只能处理简单讯号,把信息匆匆带进短期记忆里,再匆匆带出。

研究消费者趋势网站Trending Machine于2013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在网络中成长的千禧世代(Millennials,指1980年之后出生的人),比起他们父母辈那一代更容易健忘。美国家庭与职业治疗师古藤塔(Patricia Gutentag)将千禧世代的容易健忘归罪于科技。她说,这一代年轻人使用太多科技产品,再加上睡眠不足,是造成健忘的主因。


3. 整天紧盯荧幕 影响脊椎与视力

整天坐在办公桌前的上班族,筋骨酸痛是很难避免的。(Fotolia)


整天坐在办公桌前的上班族,筋骨酸痛是很难避免的。因缺乏运动会让肌肉燃烧脂肪的能量减少,容易变胖。因长时间坐着也会伤到内脏器官,久坐不仅易让血液流动速度变慢,脂肪酸更容易堆积在心脏。

专家表示,常久坐不起的科技族,是罹患骨骼肌肉功能失调、糖尿病、心脏病以及癌症等疾病的高风险群。

长时间盯着电脑荧幕,容易使眼睛疲劳、眼干、聚焦困难,因而伤害视力。此外,也可能伴随头痛或偏头痛的现象。


长时间盯着电脑荧幕,容易使眼睛疲劳、眼干、聚焦困难,因而伤害视力。此外,也可能伴随头痛或偏头痛的现象。 (Fotolia)


4. 高科技产品多是细菌温床

电脑键盘上的细菌高出浴室达5倍之多,其中包括对人体健康具危险性的大肠杆菌、大肠菌以及葡萄球菌等。(GREG WOOD/AFP/Getty Images)


如果我们使用的高科技产品没有定期清洁,则容易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微生物学家发现,电脑键盘上的细菌高出浴室达5倍之多,其中包括对人体健康具危险性的大肠杆菌、大肠菌以及葡萄球菌等。
5. 过度滑手机易造成“简讯拇指”

过度滑手机者易造成手指肌肉与筋骨疲劳,也就是所谓的“简讯拇指”(Text Thumb)。这些症状属于重复性劳损的一种,患者会感到拇指疼痛,严重的还会延伸至手腕,甚至整个手臂。


6. 长时间使用笔记电脑恐影响男人生育

将笔记型电脑长期置于大腿上,机器所释放出的热气容易引起皮肤问题。纽约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男性在大腿上使用笔记型电脑,会影响生育能力。


高科技在心理层面的副作用
1.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愈来愈疏离

紧盯荧幕、无线上网、科技焦虑、社群网站讯息不停、害怕错过任何讯息(Fear Of Missing Out, FOMO),高科技成瘾泛滥。家里、公司甚至公共场所,人人机不离手沉迷于科技产品已成为普遍的现象。父母很难管动小孩,朋友间的沟通以简讯取代说话与见面,加速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疏离。

随着青少年对智能手机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导致青少年出现一旦不让玩手机就做出过激行为等异常症状。因此,在家庭中子女跟父母的矛盾也有愈演愈烈的倾向。

据韩国青少年谘询福利开发院的消息显示,2013年以来,因智能手机引起的家庭内部冲突已成为一种新的谘询类型。这是该院针对接受的青少年与家长有关手机的217起谘询案件,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结果。很多家长诉说,因为不允许孩子使用智能手机,而引发家庭内部矛盾的案例也在增多。

《彭博社》在日前也曾经报导,一位28岁的自由摄影师整天不停地查看脸书是否有新讯息,她的前男友因为无法忍受她总以“文字代替说话”来沟通,最终以分手收场。


2. 注意力更难集中

时不时地滑手机检查是否有新简讯,似乎已成反射性动作。即使正在工作或做一件重要事情,还是无法避免滑滑手机。另外,工作时在多个视窗之间任意切换,也会降低工作效率。科技让人更容易分心已经成为不争事实,这个现象在年轻一代更是严重。

2012年皮尤研究中心针对2,400名教师的一项调查显示:87%的教师认为高科技让这一代学生的注意力不如上一代;64%的教师同意当今科技在扰乱学生的注意力上,更高于帮助他们在学术上的发展。


3. 年轻人所思所为已大不同

据英国《每日邮报》8月20日报导,有74%的16-24岁的年轻人,整天捧着他们的智能手机,沉溺于手机和社群网站中,使他们的所思所行与10年前的年轻人大不相同。

汉威士传媒(Havas Media)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年龄介于16-24岁的年轻人像着魔似地使用智能手机,当手机不在身边时,他们就会感到焦虑。社群媒体也潜移默化地塑造这群年轻人自恋的倾向,有一半的年轻人承认,为了得到朋友的回应,他们会有意地发帖。

汉威士传媒的报告也表示,使用智能手机已经完全改变了“社会接受度”的界线,以前社会规范所不认可的一些行为,现在几乎也被默认放行。79%的年轻人认为,上厕所时使用手机是可以接受的;81%的人也同意在安静的公共场合(如火车上或是图书馆)使用手机是无伤大雅的。同样的变化也发生在工作场所,有29%的人同意在会议中使用手机是可以接受的。


4. 没有了深层思考的能力

传统书籍阅读,因为句子结构较复杂,所以话的内涵会比较丰富,读者容易边读边思考。但是,网络信息量庞大,文章中常会有一些链接、图片或是视频来形象化解释;在浏览过程中又频频滑动手中的滑鼠,不断地从一个信息转到另一个或者更多的信息,难于进行深入思考,只能略读和跳读。神经学家梅策尼希将这种变化称为,从努力完善个人知识的“耕耘者”走向一个在电子数据森林里的“猎人和收集者”的转变。

当智能手机和社群网站使人们之间的“距离”接近于零时,其虚拟的非现实性所带来的副作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如果没有适度抑制这些不良习惯,不仅将伤害健康、扭曲人们的心理,也会造成难以预估的社会变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小时热帖
    一周热门
      原创摄影
        美食美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ART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