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初,一本《把一切献给党》曾激励了整整一代人。该书的作者,被誉为“中国保尔”的吴运铎,在1991年5月2日,结束了74年的光辉人生,离开了人间。 吴运铎是我国兵工事业的开拓者,也是新中国第一代工人作家。1953年7月,吴运铎写的《把一切献给党》在北京首次出版。这本书虽然只有6.8万字,但它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响异乎寻常的强烈,特别是对五、六十年代的中学生影响更大。那时,中学生的书包里,差不多都装着这本珍贵的书。每逢少先队、共青团活动日同学们读这本书;写课外读书体会,同学们要用到这本书;学生寒暑假选读书目中也列有这本书。它就像是青年学生的座右铭,成为青年人人生的路标。因此,在当时这本书是一切有抱负、有理想的青年的必读教科书。许多青年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都很自然地到这本书里找答案,或者写信给该书的作者吴运铎,请他作答。 吴运铎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2岁就当了矿工,受尽了非人的折磨。1938年,他毅然投奔新四军,从事军械修理和制造工作。一年后,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不管是在马达轰鸣的车间里,还是在危机四伏的试验场,吴运铎不停钻研设计出了许多武器装备,并多次身先士卒,冒着生命危险去做各种炸弹、地雷的试制实验。吴运铎的左眼被炸瞎,左手4个手指被炸掉了,两条腿也落下了残疾。他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一次又一次与死神搏斗,被解放区人民誉为“中国的保尔”。 吴运铎的事迹感动了当时的苏联人民,他们在莫斯科高尔基大街14号建立了“中国保尔纪念馆”,对这位奥斯特洛夫斯基式的人物表示崇高的敬意。
| (以上文字转自人民网资料) |
早春。一个清冷阴天的薄暮时分,我偶然路过了这里。在一座几近荒芜的厂区一角,看见了这座雕像。
一个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里赫赫有名、激励过一代人的英雄,默默地伫立在这里。看着他们那一代人亲手建立并为之奋斗一生的工厂走向衰落、倒闭------
那双深邃的、曾经迸射过火花儿的眼睛里,明显有着深深的忧虑?那紧抿着的嘴角本该是坚定的象征,此刻却欲言又止~ 英雄!一代人的精神写照,一个时代的化身。今天,谁人知晓,谁人还能想起你?
这里,曾经见证过你坚定的脚步、忘我的奉献、匆忙的身影。
这里,曾经响起过你铿锵的话语、朗朗的笑声。 这里,曾经为你响起过如潮的掌声、雷鸣般的喝彩。 如今,这一切都去了哪里? 恍如昨夜黄花,一场秋雨,飘摇落败。 斑斑锈迹,显示了口号的苍白与无奈。
沉沉的夕阳,欲说当年的辉煌还是当下的落寞? ------
点此下载....
本贴由[行者]最后编辑于:2007-3-23 12:4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