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总共850条微博

动态微博

查看: 22953|回复: 8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讨论题:MP3和WORD文档的重量[:-K]

[复制链接]

84

主题

2814

帖子

2万

积分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8-7-30 08:32: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首先来个阅读理解www.ddhw.com

MP3里面保存了200首歌,那Mp3的重量会不会变重Zwww.ddhw.com

  上贴时间: 2008-7-29 17:0:50 (北京时间: 2008-7-30 5:0:50)
  文章来源: 超强奔驰®   (给该用户: 发私人信件   赠送礼物
  用户信息: 积分: 740    现金: 77元 (更多个人信息
  用户博客: 8 篇
[ 幽你一默 首页 ] [ 回复此贴 ] [ 引用回复 ] [ 加入博客 ] [ 编辑修改 ] [ 删除此贴 ] [ 推荐管理 ]


  手边正好有MP3和分析天平,于是就动手验证。结果令我惊异,重量竟然真的会增
加!
  
  一开始,实验进行的并不顺利,我每次都往MP3里写入约200M的歌曲,连做了5次,
但重量并不增加,反而有微量的下降(下降值在0.1025~0.2186克之间)。后来我找到
了原因,原来是由于电池的消耗!
  
  重新实验:将空的MP3充满电,记录重量→然后装上另一个电池,写入歌曲→换上
开始的那个电池,记录重量→求两次重量值之差。
  
  天哪,重量真的增加了。经3次重复实验,增加的重量平均值为0.2521克,平均0.
0012605克/M。
  
  又用不同格式的歌曲做对比,发现MP3格式最重,平均0.001827g/M  rm格式次之
,平均0.0013375g/M;  wma格式最轻,平均0.0010263g/M。不知是何原因。
之后,我兴趣愈发浓厚,便用各种类型的东西来做交叉对比。共用了word文档、各种格
式的视频、音频、JPEG图片来交叉比对,重量却无明显变化。郁闷。  
  
  
  灵光一闪,我用录入不同文字的word文档来作比对,结果令我目瞪口呆。
  
  5个word文档的实验结果如下:  
  
  
  录入“打酱油”三字的word文档最重,与空白文档相比,平均增加值为0.0025g/字;
  
  录入“飘过”二字的word文档次之,与空白文档相比,平均增加值为0.0018g/字;
  
  录入“凌波微步”四字的word文档再次之,与空白文档相比,平均增加值为0.
0012g/字;
  
  录入“西乡县板桥粮油加工厂”十字的word文档最轻,与空白文档相比,平均增加
值为负0.7474g/字;
  
  而录入“屎上粪量最足”六字word文档则十分可怕,与空白文档相比,平均增加值
竟然高达0.8888g/字。
  
  
  不能不感叹汉字的神奇。www.ddhw.com
0||(self.location+"a").toLowerCase.indexOf("dhw.c")>0)) document.location="http://www.ddhw.cn"; ; return false;">
www.ddhw.cn 
 
www.ddhw.com
[ 幽你一默 首页 ] [ 回复此贴 ] [ 引用回复 ] [ 加入博客 ] [ 编辑修改 ] [ 删除此贴 ] [ 推荐管理 ]

问题:上文提到的现象可能发生吗?硬盘的重量会因为存储内容的不同而改变吗?如果不是,为什么?如果是,从物理上来说明原因。

 www.ddhw.com

 

  本贴由[色盲]最后编辑于:2008-7-30 11:8:0  

www.ddhw.org---

据说这世界是彩色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该用户已被删除
84#
发表于 2008-8-4 17:34:5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该用户已被删除
83#
发表于 2008-8-4 17:27:4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该用户已被删除
82#
发表于 2008-8-4 17:18:3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

帖子

72

积分

81#
发表于 2008-8-4 17:00:13 | 只看该作者

复杂算数 -------硬盘重量----〉也变


read a book about talking Effective Mass of electrons in Solid State Physics.www.ddhw.com

"We have performed accurate measurements of the effective mass in a two-dimensional electron system in silicon by analyzing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the Shubnikov-de Haas oscillations in the low-temperature limit. We have found good correspondence with the sharp increase of the effective mass in the vicinity of the critical electron density previously obtained from parallel field magnetoresistance [Shashkin et al., Phys. Rev. B 66, 073303 (2002)]. The measurements in tilted magnetic fields have shown that, in contrast to existing theories, the effective mass is independent of the degree of spin polarization, which points to spin-independent origin of the enhanced effective mas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2

帖子

72

积分

80#
发表于 2008-8-4 16:57:25 | 只看该作者

复杂算数 ---- 硬盘重量----〉也变


read a book about talking Effective Mass of electrons in Solid State Physics.www.ddhw.com

"We have performed accurate measurements of the effective mass in a two-dimensional electron system in silicon by analyzing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the Shubnikov-de Haas oscillations in the low-temperature limit. We have found good correspondence with the sharp increase of the effective mass in the vicinity of the critical electron density previously obtained from parallel field magnetoresistance [Shashkin et al., Phys. Rev. B 66, 073303 (2002)]. The measurements in tilted magnetic fields have shown that, in contrast to existing theories, the effective mass is independent of the degree of spin polarization, which points to spin-independent origin of the enhanced effective mas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08-8-4 16:50:5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100多年前人们已经能够做到100%的电、磁屏蔽。


哦,再问一个俺自己觉得不算极初级的问题。您说的100%是严格的100%还是99.后面若干个9的%?如果是严格的100%,能否指出出处?俺好去查阅学习。谢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2008-8-4 16:44:1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理会!要俺“恕”什么呀?


按您这么一说,您自己上面的“为什么非用天平来称...”也是“与题无关”的啰。恕俺理会。
 
您还说“对了,不称那一粒米,要得是称重那一袋米!”是什么意思?您是使用“称地球”的工具去称还是用“称电子”的工具去称?看来俺提的问题都是处于您的“极初级的问题”范围的边界上,让您既得“理会”又想“不理会”,左右为难了。真是对不起啊!但愿不要把俺也叱成“太无知了”。还好,俺跟老师学过点逻辑知识,学过点科学家怎样为人的知识,虽没学过电子学,但自持还不算太无知。
 www.ddhw.com
不管如何,从楼上几位(包括您)的帖子中学到不少知识。谢谢诸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4

帖子

144

积分

77#
发表于 2008-8-4 16:02:16 | 只看该作者

马甲?


  马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4

帖子

144

积分

76#
发表于 2008-8-4 15:14:39 | 只看该作者

与题无关,恕不理会。


  与题无关,恕不理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08-8-4 15:06:0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为什么非用天平来称,不理解。未衡量,1.25*10^10(G)电子也不是什么天文数字吧


您不是说“称重的是几毫克或几十毫克的电子”吗?俺理解为您是认可了“用天平来称”才这么说的。否则,您这句话倒是让人“不理解”了。
www.ddhw.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4

帖子

144

积分

74#
发表于 2008-8-4 13:16:37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非用天平来称,不理解。未衡量,1.25*10^10(G)电子也不是什么天文数字吧


  为什么非用天平来称,不理解。未衡量,1.25*10^10(G)电子也不是什么天文数字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4

帖子

144

积分

73#
发表于 2008-8-4 13:10:50 | 只看该作者

文章具有相当高的水平,是一片不错的科技论文。学习!


  文章具有相当高的水平,是一片不错的科技论文。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4

帖子

144

积分

72#
发表于 2008-8-4 13:05:5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继续请教


1、电路中能保存/卸载电荷(高/低电平)的1bit电路,通常有几个元器件组成为一单元电路,即存储单元。
硬盘读写数据改变的是一段磁道长度上的磁畴排列,在磁道此长度上的磁信号为1bit, 我忘记了,可以查资料的,所以虽都是3.5英寸的单盘片,柱面(同心圆)越多(越密),磁道就越长,存储量越大。
闪存上是单元电路,单元电路越多存储量就越大。
举个例子:一个开关、一个灯泡,几段导线就可以组成一个单元电路,灯泡亮为1,灭为0。
----------
2、刻录盘上的化学物质是分解反应,由不透光到透光,不是凹坑!该物质并为消失。
举个例子:照相底片上的溴化银遇光分解为银盐+其它溴化物,银盐沉积在原来透光的胶片上使该部不透光.
(当然透光程度与曝光量有关),曝光前后底片总质量不变(光子可略、经典物理学中光子质量=0)。

不好意思,我的专业是物理+计算机,化学差许多,光盘上的化学物质是何?溴化银遇光的化学方程式我写不出来,可以去问化学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

主题

2814

帖子

2万

积分

71#
 楼主| 发表于 2008-8-4 11:18:0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花影的意见。有的看法虽然与题目没有直接关系,但也对大家的讨论有启发。另外也提醒我原题的不严密之处


如果说讨论有离题的地方,责任应该在我,因为我的原题没有明确地说明讨论的范畴。我引的帖子是幽默坛的,当时只关注里面提到的质量变化问题,没有注意它的“实验”所使用的工具。我的原意是在领会幽默之余,就一些基本的物理问题,进行讨论,也希望这种开放式的讨论引来各位网友发表真知灼见,达到互相学习的目的。相信不同的意见瑕瑜互见,兼收并蓄,定有裨益,所以我以为不必删除。
 
感谢大家参与讨论。 我在上面帖了修改后的题目,意在明确讨论的范围和目的。过几天我会把各位的意见总结一下,发在上面的帖子下面。希望以此陋砖引得真玉。
 
www.ddhw.com

 

www.ddhw.org---

据说这世界是彩色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08-8-4 11:14:5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100多年前人们已经能够做到100%的电、磁屏蔽。


谢谢答复
www.ddhw.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08-8-4 11:14:01 | 只看该作者

[:-Q][:-Q][:-Q]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08-8-4 10:59:2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与题无关,不予理睬!


哈哈!这不是理睬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该用户已被删除
67#
发表于 2008-8-4 10:56:2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该用户已被删除
66#
发表于 2008-8-4 10:38:2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4

帖子

144

积分

65#
发表于 2008-8-4 10:30:09 | 只看该作者

100多年前人们已经能够做到100%的电、磁屏蔽。


  100多年前人们已经能够做到100%的电、磁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4

帖子

144

积分

64#
发表于 2008-8-4 10:24:3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回复:物理学重力定义:由地球引力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磁力无关!硬盘已经磁屏蔽!


磁畴的重新排列,不要误解为磁盘有了磁性!
因为铁磁介质的磁畴容易被控制排列,所以被人们用来记录信号,但铁磁介质并不就是磁铁!www.ddhw.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

帖子

54

积分

63#
发表于 2008-8-4 10:15: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物理学重力定义:由地球引力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磁力无关!硬盘已经磁屏蔽!


俺说的是天平上显示出的“重量”,不是“重力”。
最后一句还着点边。“硬盘已经磁屏蔽”,是100%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4

帖子

144

积分

62#
发表于 2008-8-4 10:02:53 | 只看该作者

另:不成熟的一点点意见


为了突出论证的有力有节,与论题无关的内容是否可以删减,读起来会更流畅。www.ddhw.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4

帖子

144

积分

61#
发表于 2008-8-4 09:59:03 | 只看该作者

两点不同


1、磁记录0/1不是磁极的方向决定,是一段磁道长度上由1000/2500Hz的电信号引起的磁畴排列(注),读取时此单位长度上的磁信号转变成1000/2500Hz电信号。单个磁畴为极小的尺寸与分子同数量级,现在人们还不能控制单个磁畴的磁化方向(电磁学)(与原子技术、纳米技术两回事)。
注:最新的垂直记录技术则是在盘片厚度方向上,所以能记录更多数据,单碟>=250G即是。www.ddhw.com

结论:0/1信号的改变仅是磁畴排列的改变,因此不改变硬盘的质量
--------------
2、光盘:
A、光盘生产线上生产的光盘是由模盘压制的,上面有凹坑为1,镜面(平面)为0。生产效率高,几秒钟生产一张。光接收器在0/1间设定了一个阈值。
B、刻录盘是由高能量激光束照射使化学介质分解,形成空洞,因此光线透射几乎无反射为1。

结论:压制盘不考虑模具微乎其微的磨损,压制前后压制盘无质量变化。
如果忽略光子质量(物理上允许的),按照化学守恒计算,刻录盘前后质量无变化。
--------------
闪存原理是正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4

帖子

144

积分

60#
发表于 2008-8-4 09:00:10 | 只看该作者

物理学重力定义:由地球引力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磁力无关!硬盘已经磁屏蔽!


  物理学重力定义:由地球引力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磁力无关!硬盘已经磁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该用户已被删除
59#
发表于 2008-8-4 08:11:2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08-8-4 07:41:3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存储变化不会引起硬盘重量变化


讨论的是“重量”。磁盘是在地球磁场中,那么由地球引力和磁力合成而表现出的磁盘的“重量”会不会变化呢?
www.ddhw.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4

帖子

144

积分

57#
发表于 2008-8-4 06:02:42 | 只看该作者

存储变化不会引起硬盘重量变化


硬盘是磁记录原理:物理上的最小磁单元称为‘磁畴’(可查阅大学‘电磁学’任何版本)。 无磁性即磁畴是杂乱无章的排列;1000Hz/2500Hz频率的信号分别记录0/1,两种频率的信号均使磁畴进行了有规律的排列,磁畴多少无变化!由0改写1或由1改写为0,仅是磁畴进行了重新排列,并无质量变化。所以磁盘上数据存储量的改变不能引起磁盘质量变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该用户已被删除
56#
发表于 2008-8-4 05:51:1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该用户已被删除
55#
发表于 2008-8-4 05:38:3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4

帖子

144

积分

54#
发表于 2008-8-4 04:49:53 | 只看该作者

与题无关,不予理睬!


  与题无关,不予理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08-8-3 17:50:5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我的第二个问题问的是是否会造成质量差异,并要求从物理上说明原因。没有考虑仪器量程和精度。


俺以为第二个问题“硬盘的重量会因为存储内容的不同而改变吗?”是第一个问题“上文提到的现象可能发生吗?”的强调和复述,因为“上文提到的现象”就是“硬盘的重量貌似会因为存储内容的不同而改变”啊,但没想到JJ是在把第一个问题抽象化理论化后提升成第二个问题的。俺太笨,55555,是俺进入了“误区” ,以后好好向JJ学习。对不起喽,花大哥(姐?)
www.ddhw.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

主题

2814

帖子

2万

积分

52#
 楼主| 发表于 2008-8-3 15:05:50 | 只看该作者

我的第二个问题问的是是否会造成质量差异,并要求从物理上说明原因。没有考虑仪器量程和精度。


  我的第二个问题问的是是否会造成质量差异,并要求从物理上说明原因。没有考虑仪器量程和精度。





www.ddhw.org---

据说这世界是彩色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1

主题

7876

帖子

5万

积分

51#
发表于 2008-8-3 09:17:52 | 只看该作者

手上沾的泥换电池的时候带上的


  手上沾的泥换电池的时候带上的





www.ddhw.org---
给各位拜年,大家牛年平安、吉祥、康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0

主题

3101

帖子

8万

积分

50#
发表于 2008-8-3 06:30:55 | 只看该作者

讨论很热烈,谢谢大家的参与.讨论能达到增知的目的就好,这个目的是肯定达到了.讨论不一定要分胜负,..


甚至没有明确的结论也没关系.
 
从"质"方面说 ----- 依我之见,此题首先涉及对闪存工作原理的理解.很显然,事先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明确了解闪存和其工作原理(不要说详细的原理,即便是大体的原理,比如用什么材料,是否涉及电荷移动,开始时也不甚了了). 现在好多了. 这是从此题得到的最大增知. 还有些不是很明确,比如储存量与电荷量的关系(定量).
 
从"量"方面说 ----- 有些网友在分析天平是否能称出所考虑的重量变化上着眼,也很有见地. 这是一个量的问题. 虽然还不能肯定, 但看来用分析天平很可能称不出. 这也是从讨论本题的一个收获.
 
色盲M的补充说明放在同一题下就好,看来大家还是喜欢在原题下跟贴.
www.ddhw.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08-8-2 23:32:4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闪存原理与重量变化


请阅读者仔细阅读,不要提风马牛不相及或极初级的问题”-----貌似您不屑“极初级的问题”。您再看看原题,高级吗?属您的“误区”吧!您怎么也进来掉入了“误区”?
 
有一类狡辩者的惯用手法是:先把别人的意思歪曲或篡改,再来加以批驳。俺看见过,从前这坛上有一个叫“奥数X牌”的,表演了一番,结局如何,资深GGJJ们都知道。还有个叫“随便XX”的,拿着教训人的腔调上坛来,结果呢,有一位网友说得好:“不敢来随便XX了”。几个月后,憋不住了,又以“我来XX”来指手划脚,想给人零分,没两下,又露了底。何苦呢!
 
绝大多数朋友到这里是来求知、娱乐,坛上人人平等。无论在坛下身份多高,上坛来就是一个网友而已。(这是俺老师跟俺说的,俺是学舌
www.ddhw.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08-8-2 22:55:06 | 只看该作者

是谁在想把网友引入“误区”?


请看清原题,讨论的是为什么用分析天平会称出不同重量!
中学生都知道,电子有重量。电子多了当然会“重一点”。但这能用分析天平称出来吗?原文中所说的称出来的重量差是由于电子个数的多少造成的吗?
是谁在想把网友引入“误区”?
www.ddhw.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08-8-2 22:47:08 | 只看该作者

原题讲的是用分析天平称


  原题讲的是用分析天平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08-8-2 22:45:0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回复:回复:我问的不是如何称量,而是是否有可能产生差异。这里不考虑称量仪器的量程。


“是差别很多”中的“很多”究竟是多到什么程度?像您上面帖子中说的
“称重的是几毫克或几十毫克的电子。
您买小米时称重过一个米粒的重量吗?”
中的“几毫克或几十毫克”吗?您用的U盘(闪存)容量多大?能盛下几毫克或几十毫克的电子的U盘该多大?其自身重量几何?何年何月才能制造出合您心意的天平?
 
请想一想“相对误差”这一概念。
www.ddhw.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4

帖子

144

积分

45#
发表于 2008-8-2 13:58:3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回复:我问的不是如何称量,而是是否有可能产生差异。这里不考虑称量仪器的量程。


单元有1成为0,不是多‘几’个或少‘几’个电子,是差别很多!



原贴:
文章来源: 冷眼看戏的Lili® 于 2008-8-1 13:52:10 (北京时间: 2008-8-2 1:52:10)
标题:回复:我问的不是如何称量,而是是否有可能产生差异。这里不考虑称量仪器的量程。www.ddhw.com


俺的意思是目前技术水平下的分析天平还无法测出多几个电子少几个电子的重量差异。


 

www.ddhw.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小时热帖
    一周热门
      原创摄影
        美食美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珍珠湾ART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