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蝇翔拾忆】何应钦送过匾的土楼 三公子先生发了深圳的《客家围屋》。好图。好文。好景色。于是继续发个围屋的帖子唱和一声。添一点乐趣。 2004年季秋,听说我们居然要去看土楼,几个小辈都瞪大了眼睛,相信我们的脑子一定进水了。文化大革命的时候,他们在那里插过队。说:土楼有什么可看的?又脏又臭的。哈。为了申请世界遗产,2004年永定土楼已经做了许多装修了。和永定土楼不同的是,那一年,南靖到处挂着动员的标语,是才开始做争取,所以,南靖土楼具有没有特意重新装修的原汁原味。这种真实,正是三不猴组合喜欢的。 我们这次介绍的是何应钦送过匾的土楼——怀远楼;和建在烂泥田上的土楼——和贵楼。上回书说到,仅就南靖一个县就有15000多座土楼。为什么有这么多土楼?就是因为地处边远,山高林密,消息闭塞。如果你不住在土楼里面,说不准那天(完全不需要在夜里)土匪来了就把你全家灭了,东西抢光。但是,闽南客家人家却有注重教育和匡扶正义的传统。所以,从那里出一两个孙中山就不奇怪了。怀远楼的人门顶上就挂着由国民革命军东路总指挥何应钦赠的“助我义师”的牌匾。在和贵楼,堂前则挂着两块匾牌,一个是由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颁发,由简羡强立的“兴学敬教”匾牌;一个是中华民国政府侨务委员会委员长陈树仁赠送,由简羡强立的“兴学利侨”匾牌。 从书洋镇北行20余里就是梅林镇坎下村。 梅林镇坎下村的怀远楼建于清宣统元年(1907年),是侨属简新喜兴建的,历时三年完成,据说耗资一万多两白银。 怀远楼为土木结构,占地面积1130平方米,建筑面积4520平方米,楼4层高13米,直径38米,在楼外周墙顶层四个方向出挑建有四个了望小楼台。 我们是租摩托车去的。路边的那二辆就是我们用260元租来的摩托车。旁边站着等候的就是开摩托车的。 怀远楼是中型圆土楼的代表,也是内外建筑保护最好,建筑艺术最精美的一座双环圆土楼。楼中诸多文物,经过300多年的历次浩劫尚能保存至今,确属不易。 天井中心是“四架三间”上下堂五凤楼模式的楼中楼。圆中有圆,风格别致。 堂上的横匾刻有金字:斯是室。两边的柱子上挂一幅对联:“斯堂诓为游观极计敦书开耳目”,“是室何嫌隘陋惟思尚德课儿孙”。 正堂两边屋架斗拱上也别出心裁地装饰着木刻书卷式饰物。雕刻精美。 这是家族的祖堂和私塾。古色古香的私塾反映了土楼居民崇尚教育的传统。门楼上有楹联:“诗书教子诒谋远”,“礼让传家衍庆长”。横批“诗礼堂”。 人门顶上挂着由国民革命军东路总指挥何应钦赠的“助我义师”牌匾。私塾用青砖砌就,室内雕梁画栋,古色古香。 怀远楼大门两边有副门联:怀以德敦以人籍此修齐遵祖训,远而山近而水凭兹灵秀毓人文。 墙基有3米多高,是用大河卵石和三合土垒筑的,夯土配方独特,夯筑技艺高超,至今外墙表面光滑无剥落。 公用的米碓、土砻,诉说着农耕家族古老的故事,米碓旁却也有了摩托车和柜台,柜台里摆着自产的土特产品。门票10元也由各户轮流收取。
上面三层,每层廊外都铺了布瓦,这也是怀远楼的建筑精致之处。 每对夫妻可以分到从一楼到四楼的四间房。房间内宽三米一,进深三米五,合十一平方米。一楼是厨房和餐厅。二楼放粮食什么的。三楼住人。四楼放有棺材什么的。 家家门上贴有红纸,写有吉利话,则是新运动的标签。 4部楼梯均匀分布。院子里有一股“筒子楼”的气息。每家都画地为牢地占了一块院子。又都用塑料布或油毡搭了雨蓬,把洗衣服的水槽和垃圾桶安到了天井里。公井上有泵,算是“自来水”。 各家的鸡舍和鸭寮都仍然见缝插针地安在天井里。生产、创收两不误。“资本主义的尾巴”就一排排地摆在院子里。哈哈。 从楼上向外望去,楼外动静一览无余。 天色渐晚,归途中,和贵楼便坐落在梅林镇璞山村。该楼由简次屏公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建造,又称山脚楼,占地面积1298.8平方米,建筑面积6450平方米,总投资一万五千两银子。 一路上都是“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做贡献”的标语,这楼门也显然才经过粉刷,临时贴的三个斗方的字才撕掉。有槛联:“和亲既康禄”,“贵子共贤孙”。地下养着一群番鸭。 和贵楼是一座方楼。楼内有米碓和土砻。楼内四角安有4部梯道通向各层楼。一层土墙厚1.34米,由下而上遂层缩小,到第五层墙厚仅65厘米。 和贵楼是县内最高的土楼。楼高21.5米,共5层,比别人多一层。有140个房间。 和贵楼的出奇在于,楼地原是沓仔田(烂泥田、沼泽地)用了松木100多立方米打排桩,在桩上砌垒基石,用夯土墙,才能建造这么高, 整座土楼数万吨重,经过几十次大小地震,至今土楼安然不斜,不下沉,现在在楼中楼的小天井人们用大号铁线或小号铁条,双手将铁条可插下地里3到5米深,你说奇不奇? 再者,至今,人们站在坎下跳下,天井地坪就会轻微颤动,你说怪不怪? 大楼建成后,同时在楼内左右边相距10-12米挖两口水井,早晨井水比地面高,井水清澈甘甜,过了数年突然左边那口井水却变混浊了,人们不能喝,只能供洗用了。 天井中心建三间一堂式学堂,当地俗语说:“厝包楼,子孙较贤,楼包厝,子孙较富。”堂前挂着两块匾牌, 一个是由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颁发,由简羡强立的“兴学敬教”匾牌;一个是中华民国政府侨务委员会委员长陈树仁赠送,由简羡强立的“兴学利侨”匾牌。
点此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