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晚上到一个朋友家里聚会,在他家的地下室里,他女儿的一个project展板吸引了我。可惜的是我当时 没带相机。回到家后一直觉得这个展板很有意思,几天都无法放下它。于是要求朋友把它拍下来,电邮给我,并 且详细地询问了这个展板背后的故事。很有意思,这个哥们也采用了朦胧颤抖派拍摄技法。不过已经足够说明 问题了。 朋友的女儿今年上7年级。从5年级开始,每一年学生们都会有一次科技活动,主题由自己任选。为了完成自己的这个主题, 孩子们要搜集资料,设计实验,撰写实验报告,写出实验的步骤和结论等,还要搞出一个展板。在科技活动日当天,学生们要在班上作报告, 介绍自己的工作。科技活动日向公众开放。因此好多家长都到学校,听孩子们的报告。一个学年中孩子们要完成好多个project, 科技活动日的这个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每个孩子有两个月的时间来考虑和准备这次活动。 让我们先来看看朋友女儿的展板。她今年选的题目是“哪种水浮力大?”这个展板主要由介绍、实验步骤、实物照片、结果比较图、 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等几部分构成。朋友说女儿这次的实验报告大概有20页。 介绍部分。给出了浮力的定义,这次实验的目的,实验方法,实验选用的材料,以及自己实验前对实验结论的假设和理由。 这次她选择了自来水、盐水、油、糖水、雪水、花瓶中泡花用的水、可乐。实验方法是测量可乐瓶盖在各种液体面的下降深度。实验前她猜想可能可乐浮力大,因为里面有好多气泡。 实验结果比较。她给出了实物比较照片, 以及实验结果比较图。这张图看样子是用计算机画出来的。 实验到此似乎已经得到结论了。但是,小作者发现单单依靠可乐瓶盖的漂浮深度来比较浮力大小,只是一种定性的比较,结果并不明显,她感到不满意。怎样来定量地测量浮力大小呢?她通过上网搜索,发现测量液体比重的仪器叫比重计,然后自己动手用玻璃管、橡皮塞和小铅块做了一个比重计,也挺好用,但得出的比重数据不够准确。最后她从爸爸的酿酒工具中发现了一个真正的比重计,于是又开始了第二次实验。这次实验结果是用直方图形式显示,对照结果相当明显。同样地,实验结果图用计算机画了出来。在结论部分,她说结果出乎意料,因为盐水浮力最大,而且加入的食盐越多,浮力越大。从而又联想到如果在海中游泳一定不会沉下去。 这个展板使我想起了我做学生时候的实验。我们也作了好多实验,但都是在别人把实验步骤都安排好了的情况下完成实验,是简单地重复别人的实验过程,简单地重复得出别人已经知道的实验结果,根本没有自己的创新。我不知道现在国内的学生实验是否已经改进了。 记得在上大学时,和别人争论大学里我们到底学到了什么?因为许多人当时都说大学里学到的知识,参加工作后用不到十分之一。记得我当时的说法是:在大学里我们学到了专业基础,受到了专业工程方法的训练,具备了进一步获取知识的能力。今天看来,我当初的这个说法也还没错。只是忽略了一点:同时我们失去了什么?我们失去了创新能力。这不能不说是国内教育的一个悲哀。
本文由[向阳屯]最后编辑于:2007-3-3 18:6:3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