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浮躁的社会是什么样的? 我高中的第一节语文课,教室里走进来一个精瘦的老头儿,两手空空,推了推脸上厚重的眼镜,在讲台上鞠了一个躬,90度的,停留了六七秒,缓缓起身说: “同学们好。” 后来我们都叫他老孟,他自己说,孟子的孟。 从此我知道了语文课还有这么一种上法。 其他班的老师放着一模一样的幻灯片,一丝不苟按照进度要求讲解每一句课文难以捉摸的意义。每翻过两页就是高考题,学生们托着下巴,享受这唯一可以昏昏欲睡的课堂。 老孟好像完全与这些条条框框无关,上课只带语文书和一个笔记本。本子上是他苍劲的钢笔字,洋洋洒洒一大页,就是这节课的内容了。他偏爱古文诗词,每学期的语文课除了这些,其他课文都是由我们自学。 就是这么任性。 李白的《将进酒》,老孟是唱着讲完的。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抑扬顿挫地唱完,他一拍腰间的皮带扣,伸手就揽到了窗外的太阳。 他太喜欢李白了,钟情和迷醉于自由自在的磅礴气势。这一句就讲了一节课,说李白的故事,我们听过的和没听过的,才让我们看到了从小到大的语文课本之外的另一个李白。下课时意犹未尽地说: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然后鞠一个90度的躬,一甩西装,飘然离去。 印象很深的还有,一节课讲《声声慢》。 老孟说李清照真惨啊,你想想,寻寻又觅觅,像有了幻觉一般以为赵明诚在卧室里,结果找不到;以为在书房里研究那些古玩,慌忙跑进去,结果也找不到。她找了好久好久啊,都找不到他。形单影只,冷冷清清。只觉得悲戚又凄惨,然后一个人坐在床边,沉默着流泪,一直流泪。 教室里一片寂静,老孟把手指伸到镜片的后面,偷偷抹了一下眼角,抬起头来的时候,轻轻叹了一口气。 讲苏武的时候,老孟唱了一首《苏武牧羊》。 “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 老孟最喜欢有气节的人。他说十九年的坚守,熬白了苏武的头发和胡子,代表朝廷的旌节掉光了穗,变成一根光秃秃的杆子。 可是坚守的意义,就是在于忠诚和不变。 苏武用十九年证明了自己对朝廷和对气节的坚守,如今我们虽没有这样的机会来证明自己,但坚守是一直都应该存在的。 就算是对自己的生活也应如此。 他接着说: “今天早上来上课前,我老婆又絮絮叨叨地说我。这么多年也习惯了。虽然她不漂亮,脾气也不好,还老是喜欢唠叨我。可是,如果有来生,我还是要选择她做我的老婆,和她走完一生。 这就是我对婚姻的坚守,对她的坚守。” 他的西装已经穿了很久,裹着他消瘦的身体,看起来摇摇晃晃,可当他认真坚定、一字一顿的说完这些话,台下响起了很久,很久的掌声。 每周的第一节课,老孟雷打不动地给我们分享他写的新诗。 看着树想到的,看着雪有感而发的,读一本书想到的,偶尔还有送给我们的。 正如他雷打不动地给我们鞠躬,他说古人鞠躬表示深切的敬意,一期一会的缘分,他很珍惜。 三年来,每节课的鞠躬,每次一拍皮带扣就能揽到太阳的气势,偶尔还有让男生跟着捧腹大笑,女生红着脸躲避的荤段子。 我们跟着这个老头,有时候哽咽得说不出话,有时候笑得停不下来。 我们于他而言,不仅是学生,更多的时候是听众。 他像一个远古而来的文人骚客,登上讲台,就穿越到过去。管他什么物欲横流的社会,管他什么千军万马的高考。 他驾着小舟,飘在海上,看着“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丽,笑着问我们: “你们说,王勃是不是很牛?” 高一那年的教师节,我们都在给自己最喜欢的老师写祝福卡片。我送给老孟,上面写着: “当您站在讲台上的时候,整个人都在发光。” 很久没有听到老孟的消息,也许他还在一群崇拜和欣赏的目光中读着自己写的小诗;或者是一拍胸脯唱一首自己最喜欢的歌: 胸膛是野性和爱的草原 任随女人和朋友自由飞翔 血管里响着马蹄的声音 眼里是圣洁的太阳 当青稞酒就在手上的时候 世界就在手上 他那么喜欢李白,苏轼,项羽,苏武。 就像我们喜欢他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