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蝇翔拾忆】燕皮、鱼丸和石油压裂
昨天就要发燕皮的帖子,送给仅关先生的。实在是太累了。今天才发。
与燕皮相比,鼎边糊的确还不算是稀奇食品。只是那海鲜汤实在诱人。肉燕则不同。在福州话里的“扁肉”,是和馄饨很像的,只不过“肉燕”则是可以在笼屉上蒸过了卖的。是可以拿回家去再下汤锅的。
第一个名词是“燕皮”。Veil先生、三公子先生和仅关先生猜对了,那木棒是捶燕皮用的槌子。底下就是捶燕皮用的砧板。福州话把桂圆叫龙眼。据说砧板都是要用龙眼木做的。那么粗的龙眼树,本身就引人注目。每坯750-1000g精肉,用棒槌反复捶打,捶成泥状,并拌入适量的糯米糊什么的。然后在木版上把肉泥摊平撒上些许番薯粉(福州话里把红薯叫番薯)压延成“皮”,是为“鲜燕”。把鲜燕晾干就成为“干燕皮”。用燕皮包的扁肉,就叫“肉燕”。燕皮当然比馄饨皮薄了许多,所以煮出肉燕来,皮子是透明的,可以看见里面的肉馅。
第二个名词是“太平燕”。福州话里把“蛋”,读作“卵”,所以鸭蛋和“压乱”同音。这当然是很吉利的。于是喜庆婚宴里就要有一道“大菜”叫太平燕的。是肉燕配鸭蛋煮出来的。吉利之余,亦足见边缘地区对“压乱”的追求。
宣传广告做得最多的是“同利肉燕”,他是上过CCTV的。其实福州做燕皮和肉燕的店是非常多的。价格也合适许多。在南后街上,同利对面的“永和鱼丸”店就也卖肉燕。
福州的鱼丸和武汉的鱼丸的区别,并不仅仅在于有没有肉馅。武汉的鱼丸以汤逊湖的最有名。用草鱼什么的,剔去骨头,把鱼肉剁吧剁吧就下锅。讲究的是“泡活鲜嫩”。福州的鱼丸则可以用鲨鱼、鳗鱼。主要的区别,可能是要像打鸡蛋一样地使劲搅拌。很普及,几乎家家农户都有这些工具:板凳上穿个洞。然后有个大缸。里面有个半圆形的“桨”。中间安个轴,从洞里穿上来,安个把,把鱼肉放在缸里呼啦呼啦地搅烂。想来也只有这样的鱼肉浆,才能够包得进肉靡。朋友中有个国内首屈一指的石油压裂方面的专家。他说,他们拌沙浆也要这样使劲搅拌。这样做的结果是“乳化”得好。像北京人包饺子一样,搅拌得好,就乳化得好,吃起来就有“劲道”。这也是福州鱼丸的特色。 哈,扯到石油压裂去了。希望你喜欢。
福州鱼丸特好吃,俺家团聚吃火锅时,就少不了这些各式的鱼丸。。 谢谢您那么累,还为咱们贡献好吃的,,,太令人感动了。请您多多保重,o(>﹏<)o千万别太受累,好吗? |
喜欢三不老师图文并茂的介绍 --- 拜晴MM所赐, 帅 |
只不过我没有猜出,也不知道,取舍推理了一番而已 --- |
光圈优先~选8.0?iso400是自动的选择的吗?
本贴由[仅关]最后编辑于:2010-1-4 6:59:17 --- 夏天过去了, 摘下帽子, 光头关公来也! |
木版上把肉泥摊平撒上些许番薯粉压延成“皮”,是为“鲜燕”。把鲜燕晾干就成为“干燕皮”。 ----请问1:那个“鲜燕”有多厚?干燕皮可是很薄的。我高度怀疑有机械化生产工艺?要不供不应求。。。 ----请问2:那个“干燕皮”的实际价格是多少(因为当初是别人送的,不好意思问)? ----请问3:“干燕皮”可在冰箱内保存的期限? --- 夏天过去了, 摘下帽子, 光头关公来也! |
一、我们是想去工厂看的,但是澳门路那家所谓的同利老店,态度很差,他只关心我们买多少他的肉燕。所以我们也没有看成。一怒之下也没有买。 二、关于价格,我打电话去问了,也是个长辈,他也一样,都是孩子们送的,一直没有关心。明天他去问邻居价格。哈。 三、保存期更不敢说,反正是可以放的。我是做过酒的,知道,长点青霉不要紧的,反正要下锅煮。变了味就不对了。 知道的一点是:一次用太多的肉燕皮,反而不好吃。这是我们的教训。可惜了的。那时候是太多了。结果不好吃了。所以, 还是一次包一点馄饨,多包几次,为好。 仙塔街那里,一家挨一家都卖燕皮。也没有问到什么地方可以看到工厂。说是在乡下。唉。 捶大概是要靠手工,因为还要剔除肉里的白筋和肥肉。 --- |
一台D70一台D70s。 我发现用ISO200的时候,容易白平衡出错(粉红色。不知道原因)。高的ISO又有噪点。所以,是调成ISO320或400。 ISO不太高。防抖头又还没有回来。所以,我一般都用脚架。反正都是教科书上说的要求。 一般是设定光圈优先。用的F8和F5.6为多。现在还是在培养习惯。还没有精力去找角度。 我们以前是科研用的拍摄。是另一条思路。追求的是高反差。不一样的。那时候没有时间琢磨风景摄影。哈。 --- |
在《海都网》上查到,2007年6月,福州大学生物科学和工程学院研制出了“肉燕机”。 |
好片片,好介绍。好音乐! 燕皮没见过;鱼丸经常吃; --- |
好像只是一夜成名的感觉,因为从前并没太太说。觉得不如我爸做的好吃。 他的做法,似乎和福建鱼丸类似,我们叫“打”鱼丸,使劲搅拌的意思, 冬天里也能“打”出汗来。 --- |
一台D70、一台D70s、一D300?三不老有3台尼康?不会吧?真成了尼康发烧友了? --- 夏天过去了, 摘下帽子, 光头关公来也! |
我们是两个人。女男平等嘛。那两个的相数都只600万,该淘汰了。所以才更新的。 --- |
大约是十几年前了。银行的亲戚搞了个车子去汤逊湖。那里那时候的交通还很不方便,所以是属于郊游的意思。路边还是平房和茅屋。后面是渔民家的自留地。再后面就是湖。 孩子们可以自己进菜地薅菜薹什么的。大家围着铁锅就吃鱼丸。孩子最喜欢的,居然还是铁锅里的饭锅巴。哈。 后来,汤逊湖就成了旅游点了。 --- |
欢迎光临 珍珠湾ART (http://66.160.158.134/) | Powered by Discuz! X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