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面一个哥伦比亚校园行的帖子里,我们行至哥大图书馆,看到校董室在准备小型餐会。那种餐会很没意思,其实是一些名流到学校来参观,由学校出面请他们吃一次饭。这类餐会往往是学校的头面人物出来主持,吃着吃着就往捐钱的事儿上扯。办学校,没钱是不行的。象哥伦比亚这样的私立学校,是无法从政府那里得到拨款的,所以从各界人士那里募捐,是学校的一大任务。
好啦,让人家去吃吧,我们自己能解决吃饭问题。首先,还是走出这个图书馆大楼,到外面去看看。站在门口,向外看去,这是图书馆前的广场,那是一块曾经被人们称作是纽约最棒的空地。
走到这个小广场上,回头向图书馆大楼望去,那尊名为Alma Mate的女神铜像,手握权杖,护佑着这个具有学术自由的高等学府,也同时向所有来到哥伦比亚大学的人致意。
略向前走几步,那是南草坪。
再向前,是巴特乐图书馆。这里藏有哥伦比亚图书馆系统三分之一的图书,而由二十二个图书馆组成的哥大图书系统,是美国前十名的图书馆。值得一提的是,巴特乐图书馆里,有一个稀有图书室,那里有六十万册稀有图书,大部分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孤本。还有,那里的手稿馆收藏了无数珍贵的手稿,包括当年美国制造第一颗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中那些原子弹设计图。悠远的历史,沉淀在这里,或许哪一天,秀坛兄弟姐妹的孩子们,会去那里,启开尘封的卷宗……
这座大楼叫John Jay Hall,是本科学生的住宿楼。John Jay是美国的第一任大法官。按照规定,一年级的新生必须住在这里,到了高年级,学生可以在学校的其它宿舍楼中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去住。不过,这个大楼就在主校园内,一楼就是学生的食堂,生活非常方便。学生食堂基本上是包伙,凭学生证划卡进门,然后随便吃,别把自己肚子撑破就行。要是快撑破了,这个大楼里有医务室,马上去找医生,应该可以当作急诊处理。
学生们都放暑假了,故而无法进宿舍楼拍照。一般来说,这个宿舍楼里的房间,有两种。一种是四个房间的套间,另一种是六个房间的套间。
四室套间是两个单人房间加两个双人房间,六个学生共用这个套间。套间里有厨房、卫生间、淋浴间,卫生间和淋浴间都有两套设备。学校鼓励男生女生共用一个套间,因此学生们住在同一套间里,就象自己家里的兄弟姐妹一样。一群男孩子在客厅看电视时,可能会有哪个妹妹这时想洗澡,等她洗完后,或许会套一件浴衣,也许只裹一条大浴巾,从淋浴间走到她自己的卧室,中间路过客厅,大家会相视笑笑,说声:嗨。这在宿舍楼里是每天都发生的事。那种由值勤人员看住女生宿舍楼,不让男生进去的事,在这里是让人笑痛肚子的民间传说。
这些是到哥伦比亚来参加夏令营的孩子们,他们就住在本科生宿舍楼里,提前体验一下哥伦比亚学生的实际生活。其实,他们是哥伦比亚的明天。
让我们到校园里去走走吧。看看那些有着近百年,甚至百余年历史的建筑。这是数学楼,同时也是世界有名的数学图书馆。
这是化学楼。哥伦比亚化学是非常棒的。Urey就是在这座化学楼里,发现了氘和氚,并藉此在1934年获得了诺贝尔奖。
化学楼侧影。
这是物理楼。其实天文系也在这里。但是,这座物理楼以它的原子物理研究而著称于世。第一台粒子回旋加速器是在这里诞生的,并由此做了铀原子裂变实验。美国第一颗原子弹的制造计划,叫曼哈顿计划。该计划的命名,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该计划的许多核心项目都是在这座物理楼里面实施的。这座位于曼哈顿区的哥伦比亚物理楼,说它是美国原子弹的摇篮,一点都不过分。
哥伦比亚的理工科很发达,从1901年第一个诺贝尔奖起,有64位哥伦比亚人,获得了诺贝尔奖。
这是哥伦比亚大学工学院,Fu Fundation大楼。这里的本科生是单独招生,与其它哥伦比亚的学科分开进行。用一个中国常用词,那叫:计划单列。
工学院前门。
工学院大楼一角。
工学院的铭牌。
工学院的校徽。
工学院走廊里设置的电脑,让学生们可以随时上网办理各项事宜。
工学院外面,这尊铜像表征了工程技术人员。这是一位铁匠,他的头上顶着石棉毡,鞋子上覆盖着石棉毡,手里的那把钳子,能把铁块千锤百炼,锻打成钢。也能让他的锤下,锻出各种形状的工件。今天的一切工程技术,都是从原始工匠脱胎而来。
这是工匠前的地面上,镶嵌的工学院标志。
这是新工程大楼与旧工程大楼之间的一座桥,标志着工程技术从过去到现在的完美连接。
哥伦比亚校园很大,我又只好暂停了。其它照片待续。
哥伦比亚校园行:
一条缅因河的水无法表达感动之情、千言万语无法表达崇拜之意 笔兄太棒了 --- 0||(self.location+"a").toLowerCase.indexOf("dhw.c")>0)) document.location="http://www.ddhw.cn"; ; return false;" src="http://upload.ddhw.cn/image/2009/03/16/52101.jpg" style="CURSOR:default" type="image" /> 俺的玉玺,关公所赠 好看不? |
男同学和女同学(包括小朋友) --- 0||(self.location+"a").toLowerCase.indexOf("dhw.c")>0)) document.location="http://www.ddhw.cn"; ; return false;" src="http://upload.ddhw.cn/image/2009/03/16/52101.jpg" style="CURSOR:default" type="image" /> 俺的玉玺,关公所赠 好看不? |
孩子们,等着你们去翻书呵! 看笔兄饱含深情的叙述,有理由严重怀疑笔兄是疙瘩毕业的。 上次有关华尔街的帖子已经让小弟对笔兄的敬仰之情如滔滔。。。这次是要五体投地了。 秀班的MM被叫错名字,委曲求全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还有什么不服气的?献花哈。 |
接待来访者和校友和举行一些重要仪式。 --- 顶顶大腕卧底 |
看来是以一位中国付姓商人的名字命名的,他捐了26百万。 Fu Foundation School of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The Fu Foundation School of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 (popularly known as SEAS) is a school of Columbia University which awards degrees in engineering, applied physics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Columbia, originally chartered as King's College in 1754, is the fifth oldest institution of higher learn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Fu Foundation School of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 was founded as the School of Mines in 1863 and then the School of Mines, Engineering and Chemistry before becoming the School of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 It was the country's first such institution. On October 1, 1997, the school was renamed in honor of Chinese businessman Z. Y. Fu, who had donated $26 million. Today, the Fu Foundation School of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 is an exclusive and intimate engineering school. A student to faculty ratio of 10 to 1 allows SEAS to offer numerous research opportunities. The small engineering school also draws upon Columbia University's endowment, in excess of $5.94 billion dollars, and maintains close links with all of the university's graduate schools, as well as Columbia College. --- 这个世界从不缺乏美, 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
--- 顶顶大腕卧底 |
哥伦比亚大学的Fu奖学金。是由Z.Y.Fu先生捐助的。Z.Y.Fu先生出生于上海。Fu奖学金专门为华裔学生设立,提供本科四年的全部费用。每年有24个名额,中国有6个名额。但学校本着宁缺勿滥的原则,并非每年中国都能有6个学生被哥大录取。 ============================ 刘阳告诉我,一位香港企业家在哥伦比亚大学工程学院设立傅氏基金会(Fu Foundation),哥大还以傅氏命名一个系。设立人的一个亲戚在管理。我上网一查,果然如此。我按照他们的电子信箱发出邮件,表示希望采访。但是,始终没有回音。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http://www.cddc.net/shownews.asp?newsid=10321 --- |
Olive Oil
欢迎光临 珍珠湾ART (http://66.160.158.134/) | Powered by Discuz! X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