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试题 看看你能考中状元吗 |
第一场,史论5篇: “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 “贾谊五饵三表之说,班固讥其疏.然秦穆尝用之以霸西戎,中行说亦以戒单于,其说未尝不效论”; “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 “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贤才与参谋请于私第见客论”; “北宋结金以图燕赵,南宋助元以攻蔡论”。 (第1题藩镇,第2题平戎,第3题举贤,第4题变法,第5题以夷制夷,还真是理论联系实际,就是最后一题不太吉利,有亡国之兆。) 第二场考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 1,“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陶铸国?造就人才,振兴实业.国民不能自立,必立学以教之,使皆有善良之德,忠爱之心,自养之技能,必需之知识,盖东西各国所同,日本则尤注重尚武之精神,此陶铸国民之教育也.讲求政治,法律,理财,外交诸专门,以备任使,此造就人才之教育也.分设农,工,商,矿诸学,以期富国利民,此振兴实业之教育也.三者孰为最急策”。 2,“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实.盍缕举近百年来历史以证明其事策”。 3,“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 4,“周礼言农政最详,诸子有农家之学.近时各国研究农务,多以人事转移气候,其要曰土地,曰资本,曰劳力,而能善用此三者,实资智识.方今修明学制,列为专科,冀存要术之遗.试陈教农之策”。 5,“美国禁止华工,久成苛例,今届十年期满,亟宜援引公法,驳正原约,以期保护侨民策”。(这种题目放在现在考,偶看都够用了) 第三场《四书》《五经》 首题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义”, 次题为:“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义”。 三题为:“致天下之民,聚天下自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义”。 |
Qing dynasty wanted to learn from history and some people had good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But few outstanding people could not save a kingdom. Not to say there were some persons holding paramount power did not have the same opinions. |
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 起: 昔周王分封,以子弟为辅弼;唐宗立镇,册功臣为藩镇;以守边疆之猛士,得宣王化于六夷。 然诸侯既出,魏以悝为相,废世禄而赏必行,强为七国之首;天下版荡,秦从斯之言,置郡县而从吏治,宇内一时无两。 承: 或曰,外重内轻,实重武也,外轻内重,实崇农也,皆法家之治,为帝王之术。 转: 周唐外重,几赖勤王之兵,烽烟姒笑,故秦晋知天下可为,鼙鼓安乱,则夷狄生狼子之心。 秦魏内重,变生肘腋之乱,信陵难用,李斯尝诛,其盛也勃也,其衰也忽焉。 合: 今之治国,不问于轻重外内,唯系于明弼良辅。秦不逐外客,有百里公孙商鞅张仪,魏海纳诸贤,得子夏乐羊吴起西门,更无论周文访太公于渭,唐宗收魏征于敌。 |
现在看,比我们大学入学考试的题目活泛多了,古人讲六艺,六艺之说有二:(一)六艺者,礼、乐、射、御、书、数也。《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二)六艺即六经,谓《易》、《书》、《诗》、《礼》、《乐》、《春秋》也。并要求应该:仁、义、礼、智、信。那点不比现在的素质教育好,我们现在的教育家啊,提不成,老祖宗的东西都丢了,真是叫人扼腕叹息啊。 另:中国大学生过什么英语啊,把老祖宗的东西学好就可以了 |
就算拿到今天来看都不过时。看来科举考试也有闪光的地方。说到底还是制度成为了阻碍。 |
怪不得古人考上了就能做官,今人考上了才仅能上大学预备做官,古人科举还是全面而有深度的。所以选拔的干部也是水平较高的。 |
靠,太烦琐了.看的脑袋晕了 |
欢迎光临 珍珠湾ART (http://66.160.158.134/) | Powered by Discuz! X3 |